——从一起因工死亡农民工赔偿诉讼看《工伤保险条例》修改 _)lSh
前不久,我国《工伤保险条例》在实施5年后进行首次修改公开征求意见,国务院法制办共收到7481条意见。目前正在对这些意见进行分析研究,草案经进一步修改并报请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,今年有望出台。这对于广大劳动者无疑是个福音。 c@Z,W^Ie*
一位40多岁的河南籍农民工,在一起事故中死亡。其亲人替他维权时,却被告知“他不是我这里的人”;好不容易经劳动行政部门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后,用人单位突然又宣布注销……这是一起因企业没有参保而引发的工伤赔偿案件。我们结合这起案件,专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伤保险有关部门负责人,解读我国《工伤保险条例》的修改。 ]; (BTtW#
——编 者 l9FNvzPH(
【案件回放】 ,Ts=( n}
维权路上一波三折,漫漫诉讼艰难坎坷 !;Y?^22t
2001年春节后,40多岁的河南籍农民工院建才,来到北京通州区一家建材店打工。2007年的一天,院建才受店主指派外出买建材,遇车祸不幸身亡。患有精神病的妻子早在2005年走失,家中只留下一个11岁的儿子。在广州打工的哥哥院建堂得知消息后,立即赶到北京。没想到这一呆就是两年多,他作为代理人从此走上了一条艰难坎坷的维权之路。 :Tsfxy
院建堂不愿回忆这两年所经历的艰辛,因为他会控制不住溢出的辛酸泪。面对记者采访,他艰难地介绍了如何在律师的帮助下,一步一步在维权之路上“爬行”的情况: /&4kNf_
到北京后,经人介绍,他来到了北京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,请求法律援助。 l8Q=CT'
“我们调查发现,原来院建才与建材店并没有签订劳动合同,因此工亡认定前先要确认双方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。”代理律师、北京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的时福茂说。 QM?:&2*K a
2007年10月20日,院建堂向通州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确认劳动关系。没想到,建材店竟不承认院建才是店里的员工。由于院建才生前并没有与建材店签订劳动合同,院建堂也拿不出文字证据来证明,因此,仲裁裁决不能确认双方存在劳动关系。院建堂对裁决不服,起诉到通州区人民法院。法院认为案件原告应该是院建才的儿子,遂驳回起诉。 /Jq&b0 |